家访让师生情感变得更加融洽 g!7KM
2013年起,东城区艺美小学开始在学校教师群体间倡导家访。迄今为止,家访已经成为艺美小学的老师们自愿进行的常态化工作,老师们已经走进了118个家庭;目前,学校正副班主任已经实现了100%参与家访。告别微信群里冷冰冰的“隔空交流”,老师家访是温情的回归。(10月23日 《北京晚报》) f&_7pjEn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 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老师家访恰恰就契合这二者之间,成为家校沟通的一个有效渠道。 A\s:<Zq&(
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岁月的变迁。“家访”这一词在我们脑海里却变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不论是小学老师,还是中学老师,他们都会自发地定时定点对学生进行家访。 *L0|&.UV
而对于班上一些平时调皮捣蛋、表现不佳的学生来说,最怕的就是老师家访。那时曾在学生中有句顺口溜:“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去我家”。因为在班上表现不好,一旦被家长知道,必然是免不了家长用家法伺候的。 h:NAz'C=
而对于成绩优秀、表现突出的学生,无需有什么担忧。但老师同样也会要求家长配合自己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其实,从老师家访来看,不论是成绩突出的学生,还是学习成绩有差异的学生,老师都会从学生优点上挖掘其潜力,从不会轻易地贬低和放弃一个学生。 pSVS_Mj'a
正因为有一批讲爱心、乐奉献、有耐心的辛勤园丁,才使很多原本颓废的学生又回到正途,振作精神迎头赶了上来,以至于成了可塑之才。其实,老师家访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细微的感人至深的行为和动作,往往就打动了学生沉睡的心灵,以至于成了学生励精图治,奋发进取的动力。 e?kjl0#aq
可令人遗憾的是,随着信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我们有了电话、手机微信等方便快捷的通讯设施,传统式家访却被束之高阁了。学校老师通过微信群与家长沟通交流,大多还是以学生成绩为主,至于其他方面成长教育却少有问津。 W_F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