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2
接轨国际,我们还有多远?
接轨国际,我们还有多远? ——解析石油施工企业从“历史转型”到“特级资质” 中国石油报记者 王 进(刊发在中国石油报2007年10月11日) 编者按: 工程技术服务一直是中国石油主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石油阔步“走出去”的时候,石油施工企业充当了急先锋。在中国石油同一面大旗下,他们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异国他乡谱写了一曲曲建设者之歌、友谊之歌。在学习国际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提高了综合能力和管理水平。 在工程建设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的情况下,石油施工企业如何与国际接轨,国际标准与现实的施工环境发生碰撞时,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反应?施工企业要决胜于未来,应做好哪些准备?记者为此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今年年初以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集团加快了勘探开发、“走出去”和进军海洋的步伐,已形成了新一轮基础建设、国际工程施工和海洋勘探开发与工程建设高潮。 智者顺势而为。中国石油旗下的施工企业纷纷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迅速驶上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在国内外工程建设市场搏击风浪。 从重组改制至今,中国石油建设施工企业发生了巨大变化,纷纷走上了国际市场之路。它们的发展状况如何?如何进一步增强持久竞争力?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战略转型,施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9年前,在国家石油石化实行战略性大重组的背景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后,为了突破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中国石油重组改制、主辅分离,进入历史转型期。 |